咸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始建于1978年,原名咸阳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2001年更名为咸阳师范学院物理系,2009年更名为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017年,成功申报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2020年1月,学院党委获批陕西高校新时代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学院现开设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磁场与无线电技术五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000余名。物理学为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物理学和电子信息工程为省级一流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60余人,教授、副教授占专任教师人数49%,博士、硕士占专任教师人数90%。教师中先后荣获省级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青年科技新星、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高校青年杰出人才、优秀教师7人,咸阳市“十大杰出青年”1人,校级师德先进个人、教学名师、学科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中青年拔尖人才等28人,“双师型”教师8人。重视教师队伍培养,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升,外出访学、中学和企业实践锻炼等活动。目前在读博士3人,近三年来赴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北佛吉尼亚社区大学、佩斯大学出国研修2人,赴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班研究所国内访学2人。
学院始终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精神,要求每位教师“潜心教学、致力科研”,将教学和科研视为学院发展的基石。现有1个省级教学团队,取得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2个校级科研团队。近年来共获批校级教改项目近20余项,教学成果奖12项,出版教材5部,发表教改论文50余篇,在省校级教师赛教中获奖教师15人、其中省级奖励2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主持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各类厅局级项目近60项;近年来发表科研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北大核心以上论文400余篇,被SCI、EI等收录论文110余篇;取得各类专利50余项;获厅局级以上省级科研成果奖9项,其中省级科学技术奖2项,省级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7项,获“秦创原•沣东杯”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1项。
现有实验室面积2800多平方米,仪器资产总额合计约1500多万元,设有省级基础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和离子束与光物理实验室。其中,基础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由力、热、光、电和近代物理实验几个模块组成,除了承担实验教学之外,还承担学生的课外创新和多种学科竞赛,其中物理学术竞赛和互联网+竞赛,近3年获得省级和西北赛区奖38项;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由自动控制实验室、模拟与数字电子实验室、光电信息检测实验室、EDA/DSP实验室等组成,保证学生课内外实验教学及培训,先后获得省级以上电子设计大赛奖16项,把“以赛促教,学赛融合”充分地贯穿到学生的专业培养和能力提升体系中。
学院一贯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在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大学生数学竞赛等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累计获奖180余人次。近年来累计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4项,其中国家级16项;在各类学科竞赛中累计获奖250余人。学院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持续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工作,学生的考研率、考研质量和就业率、就业档次名列同类院校前列,近三年本科生平均就业率达到85%。近三年本科生考研录取率达到13%以上,2022年考研报考率61%,录取率17.3%,其中多名学生被国家“985”、“211”院校录取为研究生。
学院依靠优秀的师资力量、先进的设施和良好的学风,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目前,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工正以与时俱进、团结、开拓、创新的精神开拓教学、科研及学生工作的新局面。